【课程详情】
安徽开放大学是全省唯一一所以现代远程教育为主、培养职业性应用型人才的省属本科高等学校,是一所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大学。
开放大学的前身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并批示创办的广播电视大学。安徽开放大学的前身是1979年2月创建的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020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复正式更名为安徽开放大学。学校实行“省—市—县”三级办学,在全省共设18所市级开放大学、2所省直管县(市)开放大学、63所县级开放大学(学习中心)和部分行业学习中心,专兼职教职工2100多人。省校设在合肥,现有九华山路3号和桐城南路375号、398号三个校区,现有内设处级机构26个,教职工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90人。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下,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办学宗旨,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的服务方向,充分发挥办学体系优势,抢抓各种发展机遇,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安徽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和全民终身学习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实行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办学,稳步发展学历教育。开放教育自1999年起举办,成为学历教育的主体,目前本专科在籍生近13万人。学校还整合利用多种教育资源,积极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建校以来,先后开设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医学等学科,涵盖100多个专业,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0多万人,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做大做强非学历继续教育。建校以来,全省办学体系累计开展各类非学历继续培训、考核800多万人次。国家人社部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和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教师远程培训机构、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远程教育中心等落户我校,“十三五”期间学校年均培训专业技术人员、中小学教师30多万人次。学校还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密切合作,近三年开展的各类培训、社会考试等达100多项。
学校坚持办学与服务并举,不断推进公共支持服务体系建设。2013年,在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建设安徽继续教育网络园区,截至2023年底,入驻高校及教育机构152所,注册学习者139万人,总访问量超7亿人次,安徽继续教育公共英语联盟成员单位48所,安徽高校继续教育合作联盟成员单位69所,建设成果先后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线上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光明日报称其为“安徽首创”、“全国首个”。获批安徽省社区教育研究指导中心,建设安徽全民终身学习网,依托全省办学体系开展社区教育。获批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中心,累计设立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111个。国家老年大学安徽分部落户学校,安徽老年远程教育网平台累计注册172万人。获批成立安徽老年开放大学,共建55家基层老年远程教学点、27个老年远程教育实验区,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四级老年远程教育服务体系已基本建成;成立安徽老年教育研究院,与省老年大学协会合作构建“双轮驱动”老年远程教育模式。合作开展安徽民政开放学院、安徽工匠学院、安徽数字产业学院建设。
学校及时追踪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全省高校智慧校园试点、省级线上教学示范高校建设。省校校园网出口带宽1.96G,无线网络覆盖所有教学和办公区域。拥有各类服务器140多台,其中高性能服务器50多台,网络存储能力达到PB级别。建有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私有云平台、双向视频远程教学和会议系统、云教室等。学校是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安徽分中心及安徽研发基地、安徽省远程教育数字文献服务中心,通过自建、共建、采购等方式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5万余讲,并积极推进学习资源免费向社会开放。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连续多次荣获安徽省、合肥市文明单位等称号,获评全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全省终身学习品牌、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中国高校远程与继续教育优秀案例、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优秀分中心、安徽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学习强国、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事业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开放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位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安徽特色、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开放大学,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数据更新至2024年10月)
一、高起专专项服务(入学到毕业全流程配合)
服务项目 | 具体内容 |
---|
入学配合 | ✅ 统一组织入学考试(考前提供答题技巧) ✅ 入学信息采集(含证件照拍摄) ✅ 入学登记表代填写指导 |
毕业保障 | ✅ 毕业照标准化采集服务 ✅ 毕业档案电子化归档 ✅ 全程教务老师1对1跟进 |
学制说明 | ⚠️ 教育部学制调整时,总费用按新学制同步调整(调整前报名学员享受原政策) |
二、报名必备资料清单
序号 | 资料名称 | 具体要求 |
---|
1 | 身份证照片 | 正反面置于白纸拍摄,确保信息清晰无遮挡 |
2 | 证件照 | 蓝底/白底2寸电子版各1张(近期免冠,不戴眼镜) |
3 | 学历证明 | 最高学历证书扫描件(专升本需额外提供学信网电子注册备案表) |
4 | 联系方式 | 本人常用手机号+QQ邮箱(用于接收重要通知) |
5 | 户籍证明(非皖籍) | 安徽省内居住证 或 近6个月社保缴费证明(二选一) |
三、标准化报名流程
步骤 | 时间节点 | 操作内容 | 学员配合事项 |
---|
1 | 报名启动 | 确定报考层次(高起专/专升本)及专业方向 | ▶ 领取配套教材 ▶ 确认报考志愿 |
2 | 8月前 | 完成预报名登记 | ▶ 提供报名验证码 |
3 | 10月中旬 | 发放电子准考证 | ▶ 下载打印准考证 |
4 | 10月最后周末 | 参加全国统考(具体日期以准考证为准) | ▶ 携带身份证+准考证赴考 |
5 | 11月 | 考试成绩公布 | ▶ 登录官网查询 |
6 | 12月 | 录取结果公示 | ▶ 确认录取状态 |
7 | 次年1月 | 邮寄录取通知书 | ▶ 保持通讯畅通 |
8 | 次年3月前 | 办理入学手续 | ▶ 按通知提交材料 ▶ 5月前学信网可查 |
四、服务优势
✅ 全程代办:从资料审核到学信网注册,教务团队一站式服务
✅ 考前赋能:配套电子教辅资料+考点+历年真题+课程精讲班+讲义
✅ 政策预警:实时同步教育部学制/专业调整信息
✅ 风险防控:非皖籍学员专项居住证办理指导